新聞詳情
雷達式料位計如何測量的原理介紹
日期:2022-01-17 16:45
瀏覽次數:4153
摘要:
雷達式料位計是基于時間行程原理的測量儀表,雷達波以光速運行,運行時間可以通過電子部件被轉換成物位信號。探頭發出高頻脈沖并沿纜繩傳播,當脈沖遇到物料表面時反射回來被儀表內的接收器接收,并將距離信號轉化為物位信號。
雷達料位計是非接觸式測量或TDR導波式測量;雷達料位計應用電磁脈沖進行快速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耐腐蝕(探頭大多采用316不銹鋼或PVDP等材料);耐壓高(40Kg/cm2);耐溫高(200℃)。對于安裝空間有一定的要求,使用時要注意介質的介電常數,并依據介電常數的大小選擇適合的型號。
雷達波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電磁波,雷達料位計利用了電磁波的特殊性能來進行料位檢測。
電磁波的物理特性與可見光相似,傳播速度相當于光速。其頻率為300MHz-3000GHz。
電磁波可以穿透空間蒸汽、粉塵等干擾源,遇到障礙物易于被反射,被測介質導電性越好或介電常數越大,回波信號的反射效果越好。
雷達料位計的頻率越高,發射角越小,單位面積上能量(磁通量或場強)越大,波的衰減越小,雷達料位計的測量效果越好。
發射-反射-接收是雷達式料位計工作的基本原理。雷達傳感器的天線以波束的形式發射*小5.8GHz的雷達信號。反射回來的信號仍由天線接收,
雷達料位計雷達脈沖信號從發射到接收的運行時間與傳感器到介質表面的距離以及物位成比例。